您好,欢迎光临上海国际旅行社网站!

上海国际旅行社上海国际旅行社

上海旅游集散中心

上海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民族风情 > 五方杂处与老上海风情民俗

五方杂处与老上海风情民俗

发表于:2013-07-22 06:52 字体:

  ——老上海市民生态素描

  近代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口85%以上来自全国各地,内以苏、浙、粤、皖、鲁、鄂、闽、豫、赣诸省为多。本地人口很少,外来人口很多,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地文化同化力不够,这为外地文化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于是,五方杂处成为近代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老上海一市三治,一个城市有三个行政实体,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各自独立,互不统辖。整个上海并没有一个负责外来人口的管理机构,更没有人会来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那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全靠在上海的老乡、亲戚、朋友帮忙联系,名目繁多的会馆公所成为联系同乡的最重要纽带。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会馆公所少的时候有五六十个,多的时候有二三百个。他们为各地移民安排住宿、介绍工作、排解纠纷、防病治病、购置棺材、联络乡谊,有的还提供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起了准政府的作用。广大移民依托着会馆公所这一平台,将其原籍文化搬到上海,祭祀原籍神明,遵循家乡风俗。比如徽州人供奉紫阳公朱熹,福建人供奉天后娘娘,江西人供奉许真君,山东人供奉孔夫子,山西人供奉关公,粤菜、川菜、徽菜、淮扬菜各领风骚,粤剧、锡剧、淮剧、越剧、绍兴戏、黄梅戏各擅胜场。许多同乡、亲友相对集中居住,不少弄堂或小区,居住的是同一地方人,说同一方言,供奉同一神明,信守同一风俗。于是,上海社会又形成散中有聚、分中有合的特点,恰似一盆什锦大餐。

  长期生活在上海、以描写上海社会风情出名的吴趼人,清末曾写过一篇《沪上百多谈》,专述上海五方杂处、百业汇聚、万象杂陈的都市风情。其中说到不同行业衣着习惯:相面拆字人多着长衫,郎中先生多坐轿,滑头多假金丝眼镜,浪荡女子多雪白高领;说到职业与籍贯之关联:衙门师爷多绍兴人,剃头司务多句容人,典当朝奉多徽州人,卖土挑膏多广东人,卖熏肠熏腊多无锡人,卖拳多山东人,收纸锭灰多绍兴人,酱园多海盐人,药店多宁波人;说到行业分布之地段:罗家弄多磁器店,虹庙弄多木器店,小东门外多水果行,咸瓜街多参行药材行,四马路多滑头商店,昼锦里多女鞋店香粉店,八仙桥一带多杀牛作,城隍庙内多各业公所,满庭芳街多旧货摊,后马路多汇划庄,自来水桥多蛋行,望平街多报馆,老闸桥多碾米厂打面厂,叉袋角多丝厂纱厂,郑家木桥多小蹩三,跑马厅多小房子,湖丝厂多轻年女子,十六铺朝北多轮船码头,董家渡多无锡网船,新北门城口多露天通事,紫来街多嫁妆店,石路多衣庄,三牌楼多另剪店;说到不同人群分布特点:妓女立弄堂口多拉客、各弄堂多叫化子,丝厂门口多流氓,虹庙内烧香多广东妇女,戏馆门口多闲汉,轮船码头多野鸡扛夫;说到不同时间、不同地段、不同行业的上海不同风情:大小月底街上多烧纸锭,早起七八点钟街口多马桶,毛儿戏馆多喝彩声,酱肉酱鸭多陆稿荐,牙粉香油多日本货,茶食多稻香村,香粉多戴春林,剪刀店多张小泉,袜店多宏茂昌,天妃宫多杂货摊,水仙宫多求仙方,弄堂口多水果摊。吴趼人是有心人,观察细致,描写到位、生动。一百多年中,上海城市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职业品类、分布场所、人们的衣着习惯也有所变化,但他描写的上海市井百态大体没变。

  老上海移民中还有数量可观的外国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六七万人,最多时超过十五万人。他们来自欧洲、亚洲与北美洲几十个国家,起初以英国人为多,后来以日本人为多。他们将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带到上海,英国人的傲慢,法国人的浪漫,犹太人的精明,德国人的精致,日本居留民的团体意识,印度红头阿三的强横态度,白俄的贵族气质与吃苦耐劳;英国、法国的大餐,德国的啤酒,俄罗斯的罗宋汤,意大利的面条;还有西方人喜欢的赛马、田径、篮球、足球、板球、话剧、交响乐……于是,上海又成为中外文化汇聚、混杂、交融的地方。

  五方杂处与中外混处,使得近代上海社会文化变得不南不北、亦南亦北,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中国南北各地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世界东西文化在这里汇合、交流,从而产生出被近代人称为四不象的上海城市文化。外国总会、租界公园、租界跑马厅是主要外国人的天地,舞厅、溜冰场、运动场、游泳池、酒吧、咖啡馆,不是穷人敢问津的。穷人也有自己娱乐的地方,露天舞台、江北大世界、沪西大世界、新闸路酱园弄口的露天游艺场,都是穷人的乐园。

  近代上海城市体量特大,其人口一度是广州、北京、天津三城市人口的总和,文化聚合功能特强,移植到这里的外国文化会变异,移植到这里的外地文化也会变异。京剧到这里变成了海派京剧,有机关布景、连台本戏,越剧到这里变成海派越剧,较先前的嵊县落地唱书更加委婉优雅。各种饮食文化到这里也会随着市场的需要而发生变化,川湘菜变得不那么辣,粤菜变得不那么油,宁波菜变得不那么咸了。上海城市变成了大熔炉,变成了各地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生存空间、又都会在这里得到发展的地方。

(来源:新民晚报)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民族风情

主题游
上海亲子游
上海自驾游
上海自助游
上海春游
上海赏花
上海游轮
上海出境
上海极限游
网站导航
上海新闻
天气预报
上海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上海旅游
旅游景点
上海租车
旅游团购
关于我们
旅游网站大全
云南旅游
丽江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
普洱茶旅游
云南特产旅游
昆明旅游
丽江旅游
大理旅游
楚雄旅游
香格里拉旅游
泸沽湖旅游
玉溪旅游
罗平旅游
北京旅游
深圳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西藏旅游
浙江旅游
濮阳旅游
腾冲旅游
重庆旅游
上海旅游
天津旅游
香港旅游
台湾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甘肃旅游
广西旅游
贵州旅游
海南旅游
河北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吉林旅游
江苏旅游
湖南旅游
宁夏旅游
辽宁旅游
江西旅游
青海旅游
山东旅游
山西旅游
四川旅游
陕西旅游
新疆旅游
上海旅游团购
上海旅游团购
上海旅游_上海旅行社_上海旅游攻略_上海旅游团购_上海地图全图_上海租车_天气预报_上海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